
我只需要提出其中一人的经历,看他是如何活出奇迹理念的,我们便不难从中瞥见奇迹精神所在,看看那些相信《练习手册》第七十七课“奇迹是我的天赋权利”之人,如何为自己开创了奇迹。 杰罗德‧简波斯基博士(Dr. Gerald G.Jampolsky)生于加州蒂布龙岛,精神病医师,致力于调和派心理治疗,颇有成就。他是茱丽私交甚笃的工作伙伴,也是最早一批拿到《课程》影印本的人。对杰瑞 〔译注〕 来说,《课程》的到来可谓恰逢其时。1975年,五十岁的他正因离婚而日日买醉,开始怀疑自己此生的意义,试图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。他一接触《课程》,立即看出,这部资料会为他指出另一条更为幸福的人生道路。他从1975年便开始操练《课程》,从此,他的职场表现以及个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在许多朋友及病患的心目中,身为医学博士的杰瑞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奇迹讲师,除了公开演讲,他还持之以恒地将《课程》理念应用于专业中。 杰瑞拿到《课程》后不久,即在自家附近创立了一所非营利机构,命名为“心态疗愈中心”(The Center for Attitudinal Healing),专为绝症儿童服务。他们运用《奇迹课程》的理念来帮助绝症儿童转变对自身疾病的认知,针对这类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分享活动,多半以《练习手册》的每日一课为基础。成人和小孩几乎每一天都坐在一起,讨论如何才能放下疾病的恐惧,寻获心灵的平安。 有一天,杰瑞接到了一位母亲的来电,她儿子最近遭遇了一场重大意外,被拖拉机碾压过去,整整昏迷了四十一天。现在虽然醒了过来,却彻底失明,全身瘫痪,只剩左臂能动。“乔伊抑郁极了,”她说,“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,你能帮帮我们吗?” “他人在哪里?”杰瑞问道。 那位母亲回答:“跟我们在家呢,不过很快就要转到洛杉矶的医院,进行其他疗法。” 虽然她“家”远在三百英里以北,杰瑞听到内在有个声音说自己该去见见这一家人。于是,他飞往尤里卡,在机场租了一辆车,行驶了八十五英里,只为与乔伊和他父母相处片刻,看看能否帮得上忙。 自从杰瑞全心操练《课程》之后,他在专业上的成就以及个人的生活都有惊人的转变,因此,他开始和这家人分享《课程》的一些观点,细说《练习手册》第一百零八课“ 施与受在真理内是同一回事”的深层含义,设法将“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”这一概念打入他们心中。 他告诉乔伊:“也许你会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没什么希望了,但你仍会找到自己可以帮助的人。”他又说:“然后你会发现,你既然能帮助别人,一定也能帮助自己。” 次日,乔伊转到了洛杉矶的医院,杰瑞打电话给乔伊的母亲,表达关切。他母亲告诉杰瑞,医生的诊断并不乐观。谁知,大约十天之后,杰瑞接到了乔伊母亲的电话。 “我一定得跟你说一说这个奇迹。”乔伊的母亲说,他们到了医院,乔伊陷入深度抑郁,眼看就快不行了。乔伊的母亲说:“他已陷入谷底,怎样都无法使他振作。” 她继续说:“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我站在他床前,只觉得孤立无援,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帮上这孩子。这时,我忽然想起你说的助人那一回事。当时,我能想到的,只有跟乔伊隔着五个床的 两岁小孩,他整个上午一直哭个不停,显然病得很重,护士好像也安抚不了。那孩子简直像是退化到了婴儿时期,不像是两岁大。护士抱着他,一面来回地走,一面抚慰他,什么法子都试过了,好像全都没用,哭声吵得整个病房不得安宁。” “我当时不知怎的,走到那孩子床前,把他抱到我儿子床边,将这个又哭又闹的孩子送到乔伊的怀里,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开始时,乔伊一惊,缩了一下,但是,他马上抬起唯一能动的左臂,将手放到那孩子背上,轻柔地抚慰他,直到哭声平息。那孩子慢慢睡着了。” “乔伊开始微笑,那孩子也好似笑着。几位护士过来时,见他俩躺在一起,说:‘真是一个奇迹!我们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个点子?’没过几天,他们拟出了一个新的方案,让病房里的孩子互帮互助,从此,整个病房充满了欢乐。” 不可思议吗?其实再正常不过了,《课程》不是说了吗,“奇迹是爱的自然流露。”后来,乔伊慢慢恢复了语言能力,也逐渐能动了,完全超乎杰瑞和所有人的预料 之外。但是,这一变化,对于学习《奇迹课程》并练习每日一课的学员来说,其实并不稀奇,因为《课程》的思想体系能够帮人培养出与奇迹相应的心态,使得奇迹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。 学习《奇迹课程》的人可能会问:“奇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” 比尔‧赛佛的地道解说令许多学员大为受用,他说:“《正文》开头的五十条原则,直指奇迹的精神,可说是全书的纲领。对我而言,奇迹无非是所有问题最具创意的解决之道。《课程》说‘奇迹没有难易之分’,意思是化解问题之道没有难易之分,只因所有的问题都出自我们否认了爱的临在,那么奇迹可以界定为:‘因着知见上的转变,清除了自己心里的障碍,使我们得以意识到爱的存在。’“ 奇迹学员操练每日一课后,很快便会意识到,他们所学的其实是一种新的看待万事万物的眼光而已;为此,他们必须撤销过去学来的那一套建立于物质世界之上的思维方式。《课程》不断提醒我们,生命的实相乃是纯粹的灵性,人间所有的冲突都源自我们摆荡于两套相互矛盾的思想体系。其中一套思想,认定我们是寿命短暂的肉体凡胎,投生到人间,经历一些喜悦,一些痛苦,一些快乐,一些悲伤,最终归于一死。另一套思想,也就是《课程》的思想体系,重申我们是按照上主的形象而造的灵性生命,乃是上主圣念的延伸,绝非一具肉身。尽管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禀赋,我们却选择进入梦境,幻想自己与生命之源分道扬镳,因而犯下了滔天大罪。因着这一妄见,我们内心充满了罪咎,罪咎又孳生出恐惧。《奇迹课程》就是教导我们如何释放心中的恐惧,用宽恕来解除虚妄的罪咎感。惟有宽恕别人,我们才可能宽恕自己,分裂的幻相才有疗愈的一天。正如《课程》所说:”任何疗愈说穿了,就是以爱取代恐惧的过程。“ 〔译注〕 “杰瑞”是“杰罗德”的昵称。 奇迹课程中文网 仅以此篇纪念 杰罗德‧简波斯基 Gerald G. Jampolsky, M.D. (1925-2020) 摘自《奇迹课程诞生》 作者:罗勃‧史考屈 译者:王诗萌 预告:Judy Skutch & Dr. Jerry Jampolsky 专题访谈 《从特殊关系到神圣关系》视频翻译中,敬请期待。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