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
真宽恕究竟有具体的步骤吗?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很多别人引起我的不悦,原来都认为是别人的原因,但是现在我也明白是我自己的原因,他勾起了我潜意识中的内疚,当然还有那唯一的问题“分裂与罪咎”,我看清了这些,还需要做别的吗?这样算是完成宽恕了吗?
答:
你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,如果你是从《告别娑婆》入手的,让我们回到第七章“宽恕法则”,在里头白莎和葛瑞为我们整理出了宽恕的要素:
葛瑞:
宽恕的要素如下:记得我在作梦;宽恕我投射出去的形象,也宽恕梦见这些形象的自己;信任圣灵,决心依靠他的力量。“相信自己与上主是分裂”的这个人生大梦才是问题的症结,而圣灵的宽恕则是最后的解答。
白莎:
练习手册也提出三个要点,可以作为正文里面宽恕法门的补充教材:
1. 先认清问题所在;
2. 甘心放下自己的执着;
3. 再以取代。
你是否看出了一点,白莎并没有告诉葛瑞“我明白是我自己的原因,他勾起了我潜意识中的内疚,当然还有那唯一的问题“分裂与罪咎”就够了,她反而提出了“练习手册”里的观点,从具体的心结着手,以补充抽象理论的不足。
以“孤单、寂寞的感觉”为例,人人都难免有寂寞孤单的感受,虽然我们头脑上知道这些感受只是指出了那唯一的问题“分裂与罪咎”,但是孤单寂寞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分毫。
让我们从白莎为我们补充的练习手册三要点着手:
1. 先认清问题所在;
我们已经知道外境不会让我觉得寂寞,是心灵做了一个“想要觉得孤单寂寞”的决定,外境只是心灵的藉口。所以要认清的问题不在外,而在心灵作了怎样的决定,让我们问问:“当我的心觉得寂寞时,是什幺想法把我挡在其他人之外了?”
2. 甘心放下自己的执着;
我甘心放下这样的想法吗?放下这样的想法能带给我什幺好处?继续抱着这样的想法,十年后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?
3. 再以取代。
要以什幺取代?我们头脑上都知道要用圣灵取代小我,在这个问题上,圣灵的剧本是什幺?
我们不可能记得,也很难理解那个“最原始的”与上主分裂的罪,但《奇迹课程》透过这样的练习,即使宽恕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无谓“小”事,一再化解心灵的决定,让我们循着分裂的轨迹回家,消解小我自分裂之始而生的罪咎。
我相信,你能走到这一点上,心灵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进行了这样的工作,我们能陪同你一起做的,也不过是和你讨论,与你同行这一段路。纯就理论而言,你提到的唯一的问题“分裂与罪咎”,若你真的想要弥和我们与上主因分裂而生的间隙,对应的唯一答案是“爱”,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圣灵,但一定能真切地看见弟兄,透过宽恕弟兄意识到“爱”的存在:
唯有欣赏他人,才是你对弟兄最恰当的回应方式。感恩之心对他的善念以及他的求救都是很贴切的回应,因为两者都会帮你意识到爱的存在,只要你能看得真切。(T-12.Ⅰ.6:1-2)
看懂弟兄的善念与求救,我们于是更能看懂自心种种幽微的运作也同样是善念与求救“想错了”的迂回表达;相反的,看懂了自心对爱的呼求,也能让我们看懂弟兄的求救,那些负面情绪也自然不会困扰你。
这一条学习之路,我们同行中。
同为奇迹学员的弟兄敬上

宽恕12招就有真宽恕的12个具体步骤了 ,若嫌太少,奇迹课程的学员手册有365个史上最具体的步骤,应该够多了吧! 
PS.分享个赤子的宽恕第0招,如果当下记得或愿意的话也超快光速的直达上主: 
回到爱!(Back to LOVE! Back to ME!)
|